流感病毒居家照顧秘笈
前言
「醫生,怎麼辦!鄰居/同學都得了流感病毒,接下來應要如何預防?」
「崩潰!我的小孩得到流感病毒,應該如何照顧?」
流感病毒,人人聞之色變的傢伙,他之所以這麼特別,讓人聞風喪膽,莫過於他的致病力強、傳染力快、每年都會基因突變、重症致死率高。偏偏大家對流感疫苗,有著莫名的恐懼,和說不出的矛盾糾結。
而且一旦被傳染,對父母來說,好像是大難臨頭,學校/托嬰中心又不收退貨,家長父母迫不得已請假在家照顧他,但是又不知道該如何在家照顧、該注意些什麼?什麼時候該送大醫院急診?先不要崩潰,奶爸Dr.整理一下流感病毒的注意事項,教大家如何因應對策。
簡介
大家或許都知道,以往流感病毒在秋冬的季節(九月到二月份時間)流行,但是在2017年四月份到六月份之間,有一波不太尋常的流感的大流行。疾管局的專家隨後就預測,流感病毒極可能,將會以常態固定班底的角色,常常出現在大家身邊,好不溫馨!(咦?)
這個現象到底是大自然的反撲?還是快速篩檢的普及,使得診斷率增加、造成大流行的假象?這個目前為止,還沒有得到答案
進入以下主題之前,先看一下下面這個圖表,整理了常見對於流感病毒/流感疫苗的常見誤解。看看大家有多少項目,您也或許曾經誤會過?
流感病毒之所以特別,在於它常常基因改變,傳染力強。瘋狂發燒,往往把爸媽嚇壞。而且少數會進入重症的可能。
症狀:
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發燒、肌肉痠痛以外,還有什麼症狀?咳嗽、嘔吐、喉嚨痛、流鼻水等。
其中有個觀念:「肌肉痠痛並非流感獨有的註冊商標」,只是普遍來說,流感病毒會比較明顯一點。副流感病毒、諾羅病毒、甚至是登革熱也都會肌肉酸痛。而小孩子也不會表達肌肉痠痛,所以不能單純仰賴此症狀來判斷。
嘔吐及腹部不適也是流感的症狀之一?對,的確很難想像,流感為什麼會腹部的症狀。偏偏在冬天的時候,有一種病毒也會同時在這個季節出現:諾羅病毒,他也會肌肉酸痛、高燒、噁心嘔吐。所以在病程初期的時候,很容易造成判讀上的誤差、混淆。
「醫生怎麼辦,克流感要吃完了,怎麼小朋友還在咳嗽那麼厲害?還有痰的聲音?還要繼續再吃5天克流感嗎?」
答案是:不需要。
咳嗽往往是流感病毒最難纏拖最久的症狀,比反覆發燒還麻煩討厭。在臨床上,很多患者已經使用過克流感抗病毒特效藥,五天的療程都完成了,但咳嗽這個症狀還不見得消失,一直持續著,甚至還可能越來越厲害。但這不代表還需要重新再一次服用克流感。大多數是意味著病程發展。但若伴隨著胸痛或是呼吸困難、喘的症狀,這則代表著重症的可能性,請盡快就醫。
A型流感跟B型流感的差別?
以往的記錄,A型流感是大家所比較熟識的,因為它比較會大流行,B型流感則是被大家所忽略。但是在近幾年裏,大家陸續開始見識到B型流感(乙型流感)的威力。
以往醫界認為B型流感鮮少有疫情擴散,結果被證實是錯的。以往大家以為B型流感不會造成「重症」病例,結果也證實是錯的。這代表什麼?代表人類跟大自然的牌局一直在拉距著,而大自然有用不完的牌,人類卻只能追著它跑。
治療
「克流感Tamiflu到底是什麼藥?它是疫苗嗎?」
「每個流感病患都必需要服用才能痊癒嗎?」
「克流感對B型流感效果不好?」
「醫生還沒有幫我們做快速篩檢,就直接給我們克流感!這樣做,對嗎?」
絕大部分的人都聽過克流感,但是克流感又是什麼樣的一個藥物呢?奶爸Dr.等一下會幫大家簡單解釋一下, 但其實治療流感的藥物有好幾種: 囗服的克流感, 吸入的瑞樂沙, 注射的瑞貝塔, 被打入冷宮的阿曼他丁…. (怎麼可以藥名這麼像是在唸前女友的名字般繞舌)?)
克流感Tamiflu
克流感的學名叫做:oseltamivir,由賺翻了的Roche羅氏藥廠研究生產的. 是屬於神經胺酸水解酶抑制劑 neuraminidase inhibitor。它的作用是針對流感病毒上面的一個結構–神經胺酸水解酶,作出抑制的動作。有75mg, 45mg, 30mg 3種劑量(市面上大多是75mg). 價格不便宜,大約一顆120元新台幣/30元港幣, 因為人家專利研發多年的重砲級藥物, 而且是made in 義大利 or 法國 der!! Bon rétablissement ~
整個克流感治療過程,需要五天, 每日兩次. 以臨床的經驗來說,要到第三天或第四天左右,才會逐漸發揮作用。在感染症狀開始時48小時內使用藥品的效果最好。
但是, 有日本的研究發現, 克流感對於B型流感效果並不如A型流感病毒的治療效果般理想 (https://academic.oup.com/cid/article/44/2/197/329747 ), 尤其是在1-5歳的幼童族群更為明顯! 這無論是對於兒童, 父母及兒科醫師來說都很困擾, 因為B型流感對於兒童的威脅不亞於A型流感, 而且近年來
小孩可以服用嗎?
答案: 可以!
幼童的劑量:
source: https://www.pediatr.org.tw/member/bedside_info.asp?id=13
常見的副作用有那些?
常見的副作用有噁心、嘔吐、皮膚疹子以及頭痛.
題外話:
幾年前羅氏藥廠專利過期後, 在2016年美國FDA批准了Oseltamivir generic 學名藥的生產, 相信不久的將來大家都可以比較"CP值高"的價格取得Tamiflu .
瑞樂沙 Zanamivir
除了Tamiflu 克流感以外, 還有瑞樂沙. RELENZA (Zanamivir) . 它的服用方法比較特別–不是吃的, 是用吸入的方式. 疾管局為了方便教導民眾如何使用, 還拍攝了一支youtube影片
Relenza 服用頻率: 一天兩次, 總共使用5天. 很類似克流感
無論是克流感或瑞樂沙, 應按照醫囑以及時間, 將藥品服用完畢,請勿覺得症狀好像比較改善,就自己停藥,避免抗藥性產生.
瑞貝塔Rapiacta / Rapivab
通常病患問我:"醫生呀, 打針會不會較快痊癒?"
我大多是回答:不會,
蛋樹! 除了這個瑞貝塔. Peramivir, 最近這幾年常在急診或是診所病人會詢問的藥物. 號稱是一支針劑即可KO流感病毒, 從酸痛疲倦到反覆發燒, 都很有效, 甚至有研究指出比克流感更好, 副作用也比較少. (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ubmed/28540991 )
蛋樹! (怎麼又看到這顆樹…) 瑞貝塔她雖然是美麗又善解人意的理想的流感病毒剋星, peramivir有它唯二的缺點:
1:除非是重症患者, 否則要自費. 摘錄自疾管署公文:"流感併發重症患者,因昏迷等原因致無法吞服/吸入抗病毒藥劑之防疫 /治療需求"
2:要打針注射.
研究指出無論是Osetamivir 或是peramivir 等神經胺酸水解酶抑制劑 對於呼吸系統的副作用可以大幅減少(指肺炎機會減小). 但是根據很多醫生的臨床經驗上, 咳嗽等支氣管炎呼吸道症狀并不會完全消失, 仍然要治療支氣管炎一陣子.
住在冷宮的艾沙—阿曼他丁 Amantadine
Amantadine 阿曼他丁屬於一種M2 抑利劑. 曾幾何時,對於流感病毒個案是首選用藥, 也曾經用在預防性投藥. 但是抗藥性的問題超級普遍, 而且它對於B型流感沒有效果. 所以現在很少醫師會使用. 但是它沒有氣餒, 像Dora一般想出解決方法, 超級很上進, 轉型成帕金森氏症等神經科的用藥, 你說這underdog故事是不是很激勵人心?
居家照顧
當醫生告訴父母: “孩子患有流感“後, 父母通常第一個反應是: “真的嗎? 那他要被隔離嗎?在家要怎麼照顧? 要注意些什麼?什麼狀況下要送大醫院?"
在家照顧流感患兒, 的確會對於父母來說, 是一個不小的壓力.
奶爸Dr.幫大家畫了幾個重點:
1: 注意重症前兆(送大醫院的時機)
2:水分補充,預防脫水
3:服藥須知(咳嗽、克流感、退燒藥……等等)
4:退燒的時機
五:蒸汽/支氣管擴張劑療法/拍痰?
注意事項:重症前兆
流感病毒有少數會演變成為重症,併發肺炎、腦膜炎。重症的表現:意識改變、咳血、胸痛、嘴唇顏色發紫⋯⋯小孩子最重要的指標是精神活動力,尤其是在退燒後,活動力仍然不佳者,則要注意了。
2:水分補充,預防脫水
流感病毒也會脫水?會, 但是通常是合併嘔吐等腸胃症狀者才會出現.
3:服藥須知
咳嗽化痰、克流感、退燒藥……等等
在治療的章節當中,有提過克流感/瑞樂沙的用法,在居家照顧當中,就不再重複。除了克流感/瑞樂沙以外,醫生一般還會開些什麼藥給大家呢?想當然爾,退燒藥應該是必備的吧!
除此以外,如果合併咳嗽的症狀,化痰藥/咳嗽藥,可能也會出現在孩子藥單當中。
4:退燒的時機
發燒的緊急處理方式
發燒一定要吃退燒藥嗎?
父母最怕孩子生病發燒了,一燒就整家人翻天覆地、人仰馬翻. 尤其是流感病毒會反覆發燒.
Q:如何運用物理降溫的方法?
Q:什麼時候要用肛門塞劑?可以用退熱貼嗎?
Q: 發燒有什麼前兆?
發燒是一個身體免疫的機制,不要看到發燒就硬要的溫度拉下來,我們是要治療他身體的狀況,不是治療數據。但是我們當父母的,怎麼可能眼睜睜看著自己孩子發燒而不幫她呢?我們父母可以做的,就是按照狀況「適度」的幫她降溫、讓他舒服一點。如何判斷呢?
幾度要退燒?
這當中有許多彈性, 最了解孩子體質、身體狀況的人不一定是醫生,其實是"父母",所以父母本身看見孩子的精神狀況/體質而決定,這一點可以跟了解小孩子的兒科醫師作為討論。要治療的是孩子狀況, 不是治療體溫數字.
其中的彈性是指:本身是否複雜型熱痙攣、心血管疾病患者、癲癇患者,精神活動力如何,合併其他症狀?嘔吐、咳嗽、頭痛等等⋯很多因素。
該退燒就是要退燒,沒有硬要孩子發燒受苦的道理。有些狀況如複雜型熱痙攣甚至要更積極介入,預防抽搐。
但若是明明37.5’C,精神很好且本身沒有任何慢性疾病的孩子,也硬要逼汗退燒的話,這樣的做法是不是應該修正一下呢?
5:蒸汽/支氣管擴張劑療法/拍痰有用嗎?
有人說:拍痰沒有效,有人說蒸氣治療有效。那麼要不要拍痰呢? 在2010年法國一篇研究認為, 拍痰并不會減少住院天數,所以認為並不需要把拍痰列入常規治療項目. 好! 姑且不論這一篇是否可信, 或是你比較喜歡意大利的BV Bottega Veneta, 不喜歡法國的LV Louis Vutton…..(奇怪的比喻..) 就連以幾分證據説幾分話的Cochrane 實證醫學資料也顯示, 行之有年的拍痰或是姿位引流對於病情都沒有什麼幫助, 并且可能增加副作用: 心跳變慢, 血氧濃度下降, 咳嗽咳到吐…etc.
“吓!?那麼我剛剛才買的拍痰器, 不就白白浪費了?豈不是打水漂?"
對, 好主意!拍痰器可以給孩子洗澡時候當玩具玩耍!
説實話, 奶爸Dr.是兒童胸腔専科的, 第一次看到這篇文獻的時候,心裡也很震驚. 跟我訓練時期所學的背道而馳, “哼哼, 這一切都是幻覺,嚇不了我的!!!" 但醫學就是這麼一回事, 觀念不斷修正, 與時俱進 .
http://cochranelibrary-wiley.com/doi/10.1002/14651858.CD004873.pub5/full
疫苗:
打了流感疫苗,就百分之百不會再得到嗎?不是!保護力據疾管局估計是8-9成,疫苗的意義在於減少被傳染機率,更重要的是可以減少變成重症的風險。奶爸Dr.有整理過關於流感疫苗的文章: 流感疫苗功略大全:超實用秘笈 在此不再重覆多述說了.
疫苗的迷思
4vs3?
上圖是根據2017/2018的疫苗內容所比較的圖表
疫苗接種過,是不是不用吃抗流感藥物(克流感Tamiflu)?不是的,疫苗是預防,克流感是治療。
「現在大流行,現在才去打流感疫苗的話,來得及嗎?」這個問題是分兩個層面:
1. 現在是幾月?還有沒有疫苗供應 ?
2.接種疫苗後要2-4星期才能產生抗體。
流感疫苗的供應在台灣是從每年的10月1日開始(香港和澳門則不一様),以往年經驗,到一月份就會幾乎被使用完畢。每年的大流行高峰是在農曆年期間左右。後來研究發現,並非天氣越「冷」就會越容易流行,關鍵在於空氣的「乾燥度」,越乾燥越容易流行。
「如果都沒有疫苗了,怎麼辦?」
期間用洗手及戴著口罩方式來預防了。
預防措施
要怎麼消毒?其實真的不用太緊張,全家出動大規模的消毒,不然爸爸媽媽會累死。只要清潔常常接觸的東西就可以。如果在外面沒有水可以洗手時,可以用市售的的消毒酒精或是消毒藥水。
根據美國的一項研究,用肥皂洗手加上口罩可以減少得到流感75%的風險!所以有沒有很簡單?有!有沒有很不想戴著口罩?有!⋯唉,悶到最後就會習慣了!還是乖乖地做吧!
結論:
流感對於父母的壓力來說,完全不亜於腸病毒。他要注意的事項比腸病毒更多,流感疫苗的選擇跟決定,又在更加深父母的恐懼感。藉著這一篇文章,希望奶爸有解答到各位父母的疑慮,讓父母安心一些。
參考閱讀
🔷 #流感疫苗上集影片🎥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rblackeye/videos/658358307663687/
🔺#流感疫苗的疑問下集📽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rblackeye/videos/668867366612781/
🔹#自費疫苗應打哪些?📽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rblackeye/videos/662164983949686/
🔺#常規疫苗的常見問題📽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rblackeye/videos/654629968036521/
http://pediatrics.aappublications.org/content/early/2016/09/01/peds.2016-2527
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ubmed/285409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