盡早在小時候接觸高過敏性食物,反而長大之後,過敏的機會會變少。
近年有一個很有名的論文,是針對「花生」所做的研究,若是在孩子11個月之前,有接觸過花生的食物,反而以後對花生過敏的機率下降。外國人對於花生過敏,是一件比較嚴重的事情,嚴重時可致命,這一點,反倒是東方國家,發生率比較少。
而台灣去年基隆長庚醫院做了一個研究,針對一些高過敏原食物: 蛋白、蛋黃、帶殼類海鮮等,發現在被餵食的副食品種類愈多的孩子,將來被檢測出有過敏的機率,反而會越低。
育兒的觀念與醫學一樣,會不斷地被檢視、推翻、修正。以往很多被視為離經叛道的新觀點,有些也陸陸續續被科學證實是有根據。
奶爸Dr.知道要各位一下子接受這樣的新作風,對於很多父母來說,或許會有一些心理障礙。各位父母可以在孩子開始副食品後,可以嘗試少量且多樣化的給孩子嘗試不同的食材。
另外提醒一下,要做好副食品的紀錄,如果萬一孩子真的有過敏的狀況,也能夠回頭推斷是哪一個食材所導致的(例如:星期一:洋蔥、蘿蔔、百香果、蛋,星期二:鮪魚、茹絲葵⋯踢飛)
#左手訂茹絲葵燭光晚餐_右手按追蹤我的instagram 📸: https://instagram.com/drblackeye
新聞連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