令父母頭痛的三口組:胃口不佳的原因

令父母頭痛的三口組:胃口不佳的原因

「醫生,為什麼孩子吃兩三口就不吃了?我煮得很用心,他卻不捧場,好有挫折感」

「我家孩子比較瘦小,都吃不胖胃口又很小,怎麼辦?」

奶爸Dr.常被問到這些問題,孩子胃口不佳的原因很多種,整理一下比較常見的原因,跟大家解說一下。

不愛吃飯副食品有三大因素,第一:小孩子本身,第二:食物,第三:餵食方法(環境或家庭因素)

#體質因素:小朋友身材或許會比較瘦小,常被鄰居/家人說:「怎麼都沒吃飯嗎?個子這麼小?」冤枉啊!其實對應父母的平均身高跟體型,都屬於正常範圍,孩子的體質跟吸收,本來就已經算是足夠,也算正常範圍,按照他自己的生長曲線成長。這類的父母其實不用太擔心,也屬於臨床上最常見之一

#對食物興趣缺缺:有一個學名叫做幼兒食慾不振(infantile anorexia). 講白一點就是他的胃口本來就是不大,但是個性活潑好動,易分心、固執。吃兩口就覺得很飽,坐下來一下就充飽電。正宗的三口組。他覺得玩樂或是其他活動比吃飯重要。吃飯坐不住,容易分心。常常會有大人追著小孩跑的畫面。

#恐懼進食:這個往往都是曾經發生不愉快的進食經驗(曾經噎到或嘔吐),或者由於其他原因所導致的長期胃口不佳,身邊的大人或父母給孩子太大的壓力,導致他對於進食很恐懼。看到奶瓶、食物、或者特定的餐具就大哭。這是屬於心理陰影的問題。

#口味變重:如果孩子有曾經接觸過大人的食物或過度調味的食物,就是俗稱回不去的口味。因為大部分媽媽的愛心副食品,都偏清淡健康。是怕被學校或其他家長/大人我因零食、含糖飲料餵飽了,血糖有高,自自然然不想吃正餐。這是比較屬於習慣的問題

#感官選擇性挑食:意思是通常發生在個性比較敏感在意小細節、俗稱龜毛型個性的孩子。他們通常不能接受食物特定的樣子、口味、質感。會伴隨著一點輕微的營養不足,但是生長正常。不喜歡嘗試新的食物,對食物有厭惡感。

奶爸想要告訴大家,其實胃口是一個起起伏伏的事情,並不是永遠都會持續有恆定的狀態。各位父母也不需要把胃口這件事情過度的擔心,有一些孩子就會突然間開竅,有些孩子吃的不怎麼樣但是生長就是屬於正常。總不需要每個孩子都吃三碗飯,才算健康吧?

有一則關於 令父母頭痛的三口組:胃口不佳的原因 的留言

發表迴響

Please log in using one of these methods to post your comment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