拖著心中的空洞,仍要往前走

作者:黑眼圈奶爸Dr.徐嘉賢醫師


「品品,坐好!醫師要檢查喉嚨了,還不坐好!」

清瘦的爸爸坐在一旁,對著四歲半的活潑女孩喊著。

品品一直以來都是我從小看到大的小病患。有著聰明炯炯有神的雙眼,肉肉的臉蛋,口齒清晰又愛說話,每次看診的時候,都會忍不住逗她一兩句,已經把看診,當成跟老朋友或是女兒的同班同學見面。

檢查完畢,「品品這次是得到急性支氣管發炎,回家除了按時服藥外,要請爸媽回家每天早晚幫她拍痰。」

爸爸沉默地微微點頭一下,對著女兒說:「品品,請你先去書架上,挑一本書坐在外面的椅子等我。爸爸有話要跟醫生叔叔說。」

「好」品品開心地走到書架上拿了一本繪本,在長椅上坐著翻書

我頭抬了起來看了爸爸一下,猜想著會不會是品品的教養問題要討論,畢竟品品的年紀已經到達了活潑又固執的階段。

爸爸表情空洞,慢慢地說:「徐醫師,我太太兩個月之前因爲腹主動脈瘤破裂,突然走了。」

「⋯」怪不得爸爸看來這麼疲憊。

爸爸的目光從遙遠的地方,漸漸聚焦到我的雙眼⋯「品品還不知道,以為媽媽出差了。麻煩徐醫師在他面前,請暫時不要提起她媽媽。」

「⋯我了解。」除了「我了解」這三個字以外,其實當下我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⋯⋯詳細聊下去,才發現原來媽媽長期以來都有腹痛問題,所以沒有特別去多想。直到有一天劇裂腹痛後,突然倒下來。

「有沒有什麼地方,我可以幫上忙的嗎?」

「⋯暫時沒有⋯謝謝醫生關心」這個時候,我留意到他右側小腿刺了一個刺青,看來是心電圖的圖案,應該是剛剛刺上沒多久,旁邊的皮膚紅紅腫腫的。我不好意思多問,不過我猜想,應該是太太生前最後的心跳的心電圖圖案。

「好,醫生我知道了,我會先讓品品先吃三天的藥,三天後再回診。謝謝醫生」

門診結束之後,我腦子裡面一直想著品品,也想著自己也身為人父,如果自己也面對同樣的狀況,孩子怎麼辦?突然失去了媽媽,孩子一定很難過,但是又要如何表達?要怎麼跟孩子開口?孩子的教養問題?天天看著神似媽媽的那雙眼,爸爸心情想必會很難受。

而爸爸小腿上的刺青⋯彷彿他踏出去的每一步,都是靠著對太太思念,意志力和太太心跳的陪伴⋯才能走下去。

作為一個醫師,面對病患遭遇到這樣的事情,能夠幫助些什麼?其實我也很想告訴爸爸和品品:我自己面對至親突然離世的經驗,自己如何硬是拖著腳步往前走,自己如何面對心中的空洞感⋯ 只是我實在不知道如何開口,看著爸爸離開診間的那剎那,我不自主地目光又注視著那幅心電圖的刺青⋯

發表迴響

Please log in using one of these methods to post your comment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